《柯》的组词大全100个

柯亭、 柯亭竹、 柯亭笛、 柯俊雄(1945- )、 柯则、 柯叶、 柯尔克孜族、 柯岩、 柯岩(1929- )、 柯干、 柯斧、 柯本气候分类、 柯条、 柯枝、 柯榄、 柯欘、 柯灵(1909- )、 柯烂、 柯烂棋、 柯笛、 柯舒、 柯西不等式

伐柯人、 倾柯卫足、 南柯一梦、 南柯太守、 南柯梦、 南柯蚁、 南柯记、 古柯碱、 执柯作伐、 改柯易叶、 改柯易节、 楞柯柯、 樵柯烂尽、 烂柯亭、 烂柯人、 烂柯仙客、 烂柯山、 烂柯樵、 茗柯词

一枕南柯、 丰柯、 乔柯、 云柯、 交柯、 伐柯、 倾柯、 典柯、 南柯、 危柯、 古柯、 寒柯、 并柯、 庭柯、 执柯、 持柯、 操斧伐柯、 操柯、 攒柯、 斜柯、 斧柯、 无柯、 朱柯、 条柯、 林柯、 枝柯、 柔柯、 树柯、 梦槐柯、 梦里南柯、 楞柯柯、 槐柯、 横柯、 樵柯、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毫毛斧柯、 洪柯、 烂斧柯、 烂柯、 牂柯、 玉叶金柯、 王质烂柯、 琼柯、 空柯、 緑柯、 繁柯、 茗柯、 虬柯、 衢柯、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豪牦不伐,将用斧柯、 贞柯、 赪柯、 趙柯、 金柯、 铜柯、 霜柯、 顾柯、 风柯、 高柯、 鸣柯、 黄柯

柯的拼音:kē,阴平调,声母为k,韵母为ē。

柯的繁体字:柯 (为本体字即无繁体字)。

柯的部首:木部。

柯的笔画:9画;柯字繁体字多少画:9画;柯字康熙字典多少画:9画。

柯的笔顺:柯的笔画顺序为一一ノノ一一フ一一一丨ノ丶一丨フ一丨,书写为横、横、撇、撇、横、横、横撇、横、横、横、竖、撇、点、横、竖、横撇、横、竖。

柯字五行属什么:属木;与柯字相同五行属木的起名用字有:建、军、国、春、杰等五行属木的字。

柯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268433人次

柯字取名的寓意:寓指人品风格高尚、做事遵循一定的原则之意。

柯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像征为意学识渊博、钟灵毓秀、满腹经纶之意。

柯字取名的含义:柯字含义为荣耀、财富、富贵、美好之义。

好听的带柯的名字:

柯湘、 令柯、 柯南、 柯权、 凡柯、 柯黎、 柯传、 柯言

柯拼音    柯部首 木 柯笔画 9 注音 ㄎㄜ    繁体字 柯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竖撇捺横竖折横竖 柯的意思、基本信息 柯五笔86:SSKG 柯五笔98:SSKG 五行:木 UniCode:U+67EF 四角号码:41920 仓颉:DMNR GBK编码:BFC2 规范汉字:4141 柯的解释


kē  ㄎㄜˉ
◎ 斧子的柄:斧柯。
◎ 草木的枝茎:交柯错叶。
◎ 姓。

柯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kē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可声。本义:斧柄)
(2) 同本义 [axe-handle,helve]
柯,斧柄也。——《说文》
柯,柄也。——《广雅》
今若大其柯。——《国语·晋语》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毛传:“柯,斧柄也。”
(3) 又如:柯斧(喻法规);柯长三尺
(4) 古长三尺之称。引申为法则 [rule]
柯,法也。——《尔雅》
(5) 又如:柯亭(法则、法度)
(6) 树枝 [branch]
横柯上蔽。——《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7) 又如:柯枝(枝条);柯条(枝条);柯叶(枝叶);柯干(枝干)
(8) 柯属植物的泛称。常绿乔木,实为长卵形,外有硬壳 [pasania cuspidata]

柯的汉语字典

[①][kē]
[《廣韻》古俄切,平歌,見。]
(1)常绿乔木。叶全缘或有齿缺,螺旋状排列;花单性,雌雄同株;果实为坚果,隔年成熟;木材坚硬,供建筑、制器物之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柯树》。
(2)草木的枝茎。
(3)斧柄。
(4)古为长三尺之称。引申为法则。
(5)碗,盂一类的器物。
(6)同“閜”。大耳杯。
(7)指船。
(8)古地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省东阿县与阳谷县之间。
(9)古地名。春秋卫地。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东北。
(10)姓。

音韵参考

[广 韵]:古俄切,下平7歌,gē,果開一平歌見
[平水韵]:下平五歌
[唐 音]:gɑ
[国 语]:kē
[粤 语]:o1

柯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柯; 康熙笔画:9; 页码:页520第22(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音歌。【說文】斧柄也。【詩·豳風】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周禮·冬官考工記】柯長三尺。 又【倉頡篇】柯屬,槍梢也。 又【爾雅·釋詁】柯,法也。 又枝也。【謝靈運·鄴中集詩】傾柯引弱枝。 又草莖也。【張衡·西京賦】濯靈芝以朱柯。 又【方言】盂謂之柯。 又木名。【廣志】柯木出廣南山谷閒,波斯家用爲船舫。 又齊地名。【春秋·莊十三年】公會齊侯盟于柯。 又姓。【韻會】吳公子柯隆之後。 又叶于希切,音衣。【黃庭經】丹靑紫條翠靈柯,七蕤玉籥閑兩扉。蕤原字上从八作,不从艸。
考證:〔【春秋·莊十三年】公會齊侯于柯。〕 謹照原文于柯上增盟字。 柯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